曾经给大家分享,朋友圈获得高点赞和快速被粉丝关注的套路。在当期互动话题中,很多小伙伴给出了很多非常赞,也很实用的提升用户粘性的方法。
其中,记得有位小伙伴说:有时间会去和客户聊天,很佩服他的用心和执行力。但,他提出一个新问题,就是,客户戒备心很强,响应不是很高,有时候就会变成尬聊。
今天我就简单聊聊这个话题。
和好友聊天,我们要聊的核心该是什么?
我们的朋友圈就像一个展示产品(产品或服务)的橱窗,而我们就是店里的推销员。不能闲聊而闲聊,毕竟我们没那么多时间,也不是朋友,纯粹的闲聊反而会徒增顾客的戒备心。所以,我们要时刻记得聊天的目的。
朋友圈卖货的本质就是社交!朋友圈卖货是因为社交关系而产生的销售行为。社交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点就是:沟通,可以说沟通是朋友圈卖货的灵魂,但唯有有效的沟通才能达成销售。
何谓有效的沟通?我们需要从沟通中挖掘客户的需求,在跟每一个客户交流之前你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:
1、客户缺什么?即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,客户之前的购买行为是什么。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,你的销售会事半功倍。
2、客户困惑什么?思考客户目前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户的问题点和痛点,有问题才会产生需求,抓住了问题,需求也就找到了。
3、客户渴望解决什么?在客户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中,最困扰的问题是什么,客户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,找到核心,以便对症下药。
4、你能给客户解决什么问题?客户的这些问题中,你能解决哪些,你能够提供哪些解决方案,你的产品又能帮助客户解决哪些问题,进行细致化的思考。
这4个问题的能量是巨大无比的,任何销售只要把这4个问题弄清楚了,卖货成交率至少提高30%。
然而,现实是很多人急功近利,恨不得刚加了一个好友就马上成交、马上转化,没有把客户需求弄明白的成交都是无的放矢,成功的机率也不会很高。
不管做朋友圈卖货,还是写卖货推文,卖货朋友圈文案,都要先思考清楚这几个问题,就会让你更加快速地成交客户。
什么是核心需求?
一个宝妈,她最关心的问题是生完孩子皮肤变差了,身材也差了,该怎么做保养。孩子感冒发烧了,什么方法可以好的快,又没伤害。孩子不吃饭,有没有简单的辅食方法,让孩子爱吃又营养。
如果你现在也是宝妈,就说你保养护肤的经验,带娃的经验。
如果你不是宝妈,可以给他一些保养护肤的建议,交流护肤知识,或者夸夸她的孩子(妈妈一聊孩子都是两眼放光的)。
她就会好奇来问你:你现在做什么的,你就可以说现在在兼职做护肤品/卖宝宝辅食的,然后就跟她说你有几个客户也是宝妈,情况都跟她差不多,用了产品皮肤变好了。用了这个方法,娃爱吃饭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时候,你要把客户见证拿出来,其他宝妈体验产品的照片、皮肤变好的照片、自己娃吃的很欢实的照片等,并且告诉他如何做,使用方法和步骤是什么,越具体就越真实,她也会越憧憬,她的购买欲望也越强。这样就非常容易成交客户了,成交客户之后每一个客户又可以通过你的服务给你做转介绍,你的客户就会源源不断。
那如何找到切入的话题呢?答案就是:学会观察粉丝朋友圈,她的朋友圈里有答案。
朋友圈即生活圈,往往在朋友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。
例如一个人的朋友圈经常发一些健身的、跑步的消息,你就可以知道运动是他的兴趣爱好,可以以此为话题切入聊天,进行沟通,然后一步一步引导。
另外要学会付出,常在朋友圈与好友互动,点赞+评论=关心客户,具体可以参考星球里给的获取点赞的方法,以及赢得好感和关注的评论模板。这样长期坚持,粉丝记住你的好,并且彼此关心、拉近距离,才会为你的成交做好铺垫。
卖货是一门“问”的艺术,通过问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、问题、痛点。
“问”是一个技术活,问题问对了,成交提升一半;问题问错了,成交必失败。问问题切记站在客户的角度去问,换位思考地问问题,这样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。
另外,在问问题的过程中,我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。用了这个技巧,可以让粉丝的戒备心一点点消融,它就是“问答赞”。
你问完一个问题,等客户给出回答后,你要给出认可。然后,再提出下一个问题,这样可以让客户不会有太大的销售压力,可以让你一步步逼近,也更利于你找准核心需求。
举个栗子:
你如果卖宝宝辅食产品,主动找一个宝妈聊天,你发现他经常晒娃,你就可以说:
问:看你家娃好可爱啊。今年几岁了。(当然这个问题是建立在,有了多次点赞和评论互动的基础上的。)
答:3岁了。
赞:哇,真是一个美好的年龄。这个年龄,孩子开始有你和我的概念,也开始有关心他人的意识了。相信生活中肯定有很多让你感动的小细节呢。我家孩子今年四岁了。你家孩子现在每天一般吃几顿饭呢?(新的问题)
感觉一下,有了这个“赞”,是不是比直接问下一个问题,显得柔和了很多,不那么咄咄逼人,也更容易让人和你交流起来,你可以学起来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兔妈灵犀ID:tmlingxi,原文作者:向前一步的兔妈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原文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