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开过人的老板,不是好老板!
作为企业的管理者、老板,最基本 的技能,就能裁人。
许多企业的失败,和老板不敢裁人有关系。
我工作这些年,裁员的人数有上百人,有的让我很不舍,有的人让我很愤怒、有的让我惋惜,但这是一个老板的必经之路。
01
哪些人要被裁员
任何一个公司里面,都会有人被裁员,这是企业发展经营中,必然的结果,而哪些人是一定要及时裁员的呢?
1、小白兔
就是那些看起来很老实,不争不抢的人,几乎不犯错但也从不主动承担任何责任,在公司里就是个小透明。
上班干活拿工资,公司一切发展、活动都与他无关,不迟到但也不多加一分钟班级,每天踩点到踩点走。
这种小白兔公司要有,尤其是许多小公司,普通岗位,不犯错就是最大的功劳。
但不能多,公司不养闲人。
2、老油条
这些员工在公司待久了,能力、关系、资源都有一些,但是业绩上一直上不去。
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时候很积极,其他时候就喜欢找理由、摆谱等等。
这种员工公司不能少,有些业务就得这些老油条才能干。
但是不能重用,也不能多,否则容易养成吃老底的习惯,严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。
3、负面者
公司里面总有那么几个人,每天都在传播负面。
有任务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困难,公司做了决策就各种吐槽。
甚至还能拉上其他人搞小组织,这种风气不能长。
提醒一两次,没有变化,就得开除 。
要允许员工有意见,有情绪,但不能无休止地散播负面情绪。
4、贪污者
这是企业的蛀虫,也许业务能力很强,但对于其他人、其他客户不公平。
我知道不少企业,为了业务的发展,某种程度上允许这种员工的存在,但是这样的企业做不久。
5、口号者
也可以叫划水者,平常看起来好像很积极,但是一到具体行动的时候,就喜欢逃避责任。
其实许多公司里面都有这样的人,看起来很忙,其实没干活,还喜欢瞎指挥别人干。
大家可以对照一下,你们团队中,是否有这样的人。
02
不开除、不惩罚
是对优秀员工最大的不公平
为什么要对这些犯错的,有不良习惯、嗜好、行为的员工及时惩戒甚至是开除。
如果不这么做,就是对那些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员工,最大的侮辱和惩罚。
其一,公司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,并且第一时间进行宣讲,要让大家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。
其二,允许一些员工犯错,但不能无底线的犯错。
其三,对于问题员工要及时惩罚,小到口头提醒,大到全公司通报开除。
许多公司有行为不良的员工或者员工频繁犯错给公司带来损失,某种程度上都是老板自己默认种下的恶果。
只有及时的惩罚,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,才是对守规矩肯创作的员工最大的安慰和鼓励。
03
只筛选、少教育
我以前是一个苦口婆心的管理者,我试图通过我教化和感化,让一些人有所改观。
所以我经常掏心掏肺的将我自己的辛苦历程,将我自己犯的错,错过的一些机会等等,但事实证明是没用的。
很少有员工能与你共情,更难理解你的苦口婆心,反而内心觉得你在PUA、你是傻B。
比如我曾给过一个员工很多次机会,经常迟到、经常怼我,也没啥奉献精神,做事情傻瓜式的执行从不思考,我觉得她是一个女孩子,也有30岁了,于心不忍,多次善意提醒。
但得到的结果缺少变本加厉,毫无改观,最终因为开除还到了对簿公堂的境地。
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,我也再次坚定只筛选、少教育的宗旨。
没有人不犯错,所以我给他机会,作为企业作为过来人,我也有告知性义务。
但企业没有无底线的承担他的错误,不合适,大家早点散。
04
裁员=财源
关于裁员,有的人觉得不好意思。
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抨击,觉得没用的企业才会裁员。
但事实上,包括阿里、小米、百度、抖音每年要优化成千上万人。
这时候就有人会说,你怎么能和小米相比。
的确,就是因为和小米比不了,所以小公司更要裁员!
其一,觉得自己和某个人认识,碍于所谓面子、关系。
其二,不想当坏人,觉得这种事情必须老板自己做,反正自己就是一个打工人,干嘛得罪人呢。
其三,还有一类是老板,对于自己盲目的自信,认为自己还能再撑一下,不死心。
对于多数初创企业来说,人员既是最大财富,也是最大的成本。
比如一个工作三五年的技术人员,在杭州的工资差不多在2万,大厂就更高了。
2023年我们团队做裁员的时候,一个市场总监3.5万,一个运营总监3.5万,两个市场经理各2万,还有其他的技术人员。
我们给了一个团队半年的时间内让他们做业务,依然没有结果,最后果断裁员。
一个月一下子,立马节省了20万的费用,一年就是200多万了。
有多少小企业,一年的利润有200万呢?
05
在裁员中
找到团队的最优解
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,和团队人才有着很重要的关系。
其一,普通团队创业初期,创始人是核心,创始人不懂业务、不懂市场,没有冷启动资源很难做成功。
其二,一个团队进入发展期,会面临人才的来去,这时候筛选很重要,一定有适合你企业文化、要求、规则、业务的人。
其三,到了成熟期,作为创始人应该逐步搭建起了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,比如技术、市场、运营,其他人都可以流动,核心成员要足够稳定。
作为公司的创始人,核心就是三件事:
其一,定业务方向
其二,带领团队做流量
其三,持续筛选最适合的人才
所以,作为老板、职业经理人,要理性、更有目标感的去看待人员优化的问题。
本文来自公众号:十里村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gk_REIumWq8wpcEcdY_i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