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建议,小的初创企业的公司空降高管。
这种空降不仅大概率上会离职,而且对项目本身的发展,反而是一种阻碍。
就像我们以前刚创业的时候,找了国内顶级的4A公司副总裁来做公关的VP,找了阿里某个业务的总监来做运营的VP,一年给了小百万的年薪,实际结果却大跌眼镜。
01
什么叫小初创公司
首先来界定一下,我这篇文章中说的小初创公司,基于这样的分析会更加客观一点。
1、创始人
创始人并不是像雷军、俞敏洪这种,有着多家上市公司老板的光环的人。
顶多就是国内BAT一个部门的总经理、副总裁的这样的角色,而其实更多人,可能就是之前在阿里一个P8、P7的角色。
2、资金
融资的资金在500万左右,更多的团队启动资金在200万以内,而且很大一部分还是老板自掏腰包的。
3、团队
团队在30人以内,大多数员工也都是普通上班族,有些偏向劳动密集型的可能有50人以上。
如果是雷军,一开始组队就是豪华阵容了,团队很多人都是知名公司的创始人、副总裁包括一些跨国公司的。
而更多普遍的创业小公司,老板可能连BAT都没有待过。
02
为什么会水土不服
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创业小公司,并不适合空降一些大厂的高管呢?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。
1、水土不服
一个在阿里待了很多年的人,出来去到一家小公司,他很多时候是懵逼的。
其一,在大厂有很多事情,从想法沟通到立项实施,需要很多部门、很长时间、很多资源才能搞定的,但是初创小公司可能一个小时开会就确定,就要去做了。
其二,在大厂每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,但是初创公司不行,需要做很多事情,而且在初期,权责上的划分并没有那么清晰。
其三,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厂出来的人,各种专业名词,各种所谓的技术,但是到了小公司发生什么都没有。
没有数据大盘,没有产品组件,没有可以召回系统等,一切都要从0开始。
2、能力不行
并不是所有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就一定很厉害的,哪怕是这个人在大厂待了五年、十年,他的某些能力也是要打问号的。
其一,前段时间我看到某新能源汽车从一个酒店、景区招募了一个总裁,对此我十分差异,这是典型的不对口啊。
后面也印证了,这个总裁,也在今年辞职了。
其二,大厂一个首页的banner位置一天的点击量可能是1000万,但是许多初创公司的banner位一天的点击量还没有1000。
其三,大厂许多中层的员工多数都是螺丝钉,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从0-1的过程,但是初创公司恰恰需要的是全才,一个什么都接触过的人。
知道新媒体,知道产品、知道售后、知道策划、电商、私域、分销,很多人是不具备的。
3、定位不对
一个初创公司不应该招募高管,而应该招募的是合伙人。
你招募一个高管,他就是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,大不了换一家。
而合伙人要的是全力以赴,甚至有时候是不求回报的。
4、团队不行
虽然说强将手下无弱兵,但是空降的高管,想要短期内培养自己用的顺手的团队,不是一点难!
大家不了解,能力不匹配,习惯认知不同,需要慢慢适应。
有时候为什么一些空降的高管会招募自己以前团队中的人,目的也就是为了用的顺手,指哪打哪。
当然这里也会滋生出一个腐败、搞小团队的问题,就是空降的高管把有能力的排挤走了,剩下一群人白嫖工资的。
5、不接地气
在大厂有很多数据是现成的,因为技术是现成的、客户是现成的,所以得到用户的消费行为是很简单的,尤其是那些成熟的平台。
但是在初创公司不行,不能用自己固有的经验。
比如我们以前做淘客代理的时候许多都是宝妈、大学生、开小店的店主、服务员,一个月工资就是三五千,你和他们说专业词语、说奉献之类的肯定不行。
这时候,作为高管要足够接地气,要去线下看看代理、销售的实际情况。
比如做活动的时候我们就发现,你向他们送个1000元的包包,不如发现金,不如给他们充话费,不如送米面粮油。
如果没有做过这些实地的沟通调研,就不会了解用户。
03
小公司一切靠老板
作为初创公司的小老板,可以找高管,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找一个高管上。
试问,你如果直接找来一个高管,就能立马让你的业务原地起飞,那别人干嘛不自己创业呢?
作为创业老板,一切的核心都在老板自身,尤其是团队在10个人以内的时候。
老板个人的业务能力、认知、资源就是企业的天花板,其他人都是帮你做执行的。
如果老板真的觉得某一个人是个人才,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增长的,那就直接吸纳为合伙人,而不是一个高管员工。
作为老板要考虑老员工的感受,最怕的就是空降的高管来了,把原本认真做事情的老员工给赶走了。
某些时候,与其空降高管,不如从团队长筛选出认真干活的人,给与提拔培养,有时候反而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性。
本文来自公众号:十里村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r2g3I-0sywA6iNp-BYOj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