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做互联网那会儿,问过一个大佬一个特傻的问题,他回了我四个字:
自己去搜。
当时觉得他特装,后来才明白,他是递给了我一把钥匙。
这把钥匙,比任何项目、任何资源都重要。
01、你为什么总想当伸手党?
遇到问题,为什么第一反应是去问,而不是去搜?
懒,肯定是一方面。
但更深层的原因,是两个东西:
对“确定性”的渴望,和对“时间成本”的恐惧。
你觉得,我去网上搜,信息那么多,有真有假,万一找错了,浪费了时间怎么办?
而我直接去问一个我认为懂的人,他直接给我一个“正确答案”,我就可以马上行动,多快好省。
听起来很有道理,对吧?
但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。
去年有个朋友想做视频号,跑来问我,说王叔,视频号怎么开通原创分成计划?
我告诉他,需要100个有效关注。
他听完,哦了一声,就去干了。
过了两个星期,他又来问,王叔,我粉丝到100了,怎么还是开不了?
我说你得发短视频内容,不能是纯图文的。
他又哦了一声,又去改。
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,最后他发现还需要符合内容规范,不能有违规记录。
他每一次都从我这里得到了一个“确定的答案”,但这些答案都是碎片化的。
他像一个被人牵着线的木偶,我动一下,他走一步,最后还是在原地打转。
如果他一开始,不是来问我,而是去微信里搜一下“视频号原创分成计划开通条件”。
他会看到官方的说明文档,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全部5个条件。
他只需要花10分钟读一遍,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、100%正确的行动地图。
你以为问人是走了捷径,其实是走了最远的路。
02、搜索,远不止是找到一个答案
这才是今天我想讲的核心。
“自己去搜”这个动作,带给你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。
它会强制你建立三种极其重要的底层能力。
第一种能力,“拆解问题的能力”。
一个新手,想做小红书,他的问题往往是:“王叔,小红书怎么做?”
这是一个巨大且无法回答的问题。
但如果你逼自己去搜,你就会发现,你根本没法在搜索框里输入这句话。
你会下意识地把问题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关键词。
比如:
“小红书怎么注册账号?”、
“小红书养号教程”、
“小红书爆款笔记怎么写?”、
“小红书怎么引流到微信?”、
“小红书什么类目好做?”
在你搜索的过程中,你就已经把一个模糊的目标,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执行的步骤。
这就是项目操盘手最基础的思维模式。
第二种能力,“信息筛选和辨别的能力”。
你搜“小红书引流”,会出来几百上千篇文章和视频。
有的上来就让你买软件,有的方法两年前就过时了,有的纯粹是标题党。
你为了找到真正有用的东西,就必须学会筛选。
你会开始看发布日期,太旧的pass掉。
你会开始看作者是谁,是官方账号、领域大V,还是不知名的小号。
你会开始对比好几篇文章,发现A和B和C都提到的方法,那这个大概率是核心。
而只有D提到的独门秘籍,那可能是个坑,也可能是个机会,需要进一步验证。
这个过程,就是在训练你的网感和判断力。
一个能从沙子里淘出金子的人,到哪里都能赚到钱。
第三种能力,“建立知识框架的能力”。
当你围绕一个主题,比如“小红书”,搜索并阅读了二三十篇高质量内容后。
你脑子里会自然形成一个关于小红书运营的知识框架。
从账号定位、内容创作、流量规则,到引流技巧、变现模式,这张地图会变得越来越清晰。
这时候,你再也不是那个连问题都问不对的小白了。
你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。
我带过一个群友,他想做“老照片修复”这个项目。
他没问我任何问题,自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,把B站、抖音、知乎所有相关的教程和帖子翻了个遍。
一星期后,他给我发来一份文档,里面有4款主流修复软件的详细对比、3种最有效的引流话术、5个对标账号的流量数据分析,以及他给自己制定的一个30天行动计划。
他还需要问我吗?
完全不需要了。
他已经比90%的同行都专业了。
高手和小白之间,差的真不是什么秘密信息,就是这点“把一件事研究透”的笨功夫。
03、我的“三步搜索法”SOP
说了这么多,分享一个我用了多年的,可以直接上手操作的SOP。
第一步:关键词矩阵轰炸。
无论遇到什么问题,先别急着搜。
拿张纸或打开一个备忘录,用思维导图的方式,把你这个问题相关的所有关键词都列出来。
比如,你想研究“抖音书单号”。
核心词是“书单号”。
你可以延伸出:
• 平台词: 抖音书单号、快手书单号、视频号书单号
• 动作词: 书单号怎么做、书单号教程、书单号起号、书单号剪辑
• 变现词: 书单号怎么赚钱、书单号挂小黄车、书单号卖书、书单号收徒
• 问题词: 书单号违规、书单号限流怎么办、书单号没播放量
把这些关键词两两组合,你就有几十个搜索方向。
然后,拿着这些词,去不同的平台“轰炸”。
百度搜广度,知乎搜深度,B站搜视频教程,微信搜一搜看公众号文章,抖音搜短平快的实操。
一轮下来,你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就立体了。
第二步:信息源头对标。
搜出来的内容,优先看这几类:
1. 官方发布: 比如你想了解平台规则,直接去平台的“创作者中心”或者“帮助中心”找官方文档,那是最准确的。
2. 头部对标: 找到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那几个人,把他们所有的内容,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,翻个底朝天。他是怎么起号的,怎么做爆款的,怎么做转化的,模仿是最好的学习。
3. 付费内容: 不要排斥付费。有时候,花几十块钱买一门课,或者一本书,能帮你节省几十个小时的瞎摸索时间。别人系统性整理好的东西,效率远高于你自己去东拼西凑。
第三步:建立自己的知识库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搜索过程中,看到有价值的内容,不要只点收藏,那等于没看。
一定要复制粘贴到你自己的文档里,比如用飞书、Notion或者语雀。
并且,不是简单地复制。
要用自己的话,把核心要点重新总结、归纳、梳理一遍。
比如,你可以建一个“小红书运营宝典”的文档,里面分成“账号设置”、“爆款选题”、“文案公式”、“引流技巧”等模块,不断把你学到的东西填充进去。
当你开始主动整理和输出,这些知识才真正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。
04、那什么时候才应该去问?
说了这么多,不是让大家彻底封闭,不与人交流。
而是要把提问的权利,用在刀刃上。
在你把以上三步都做完之后,再去问。
这时候,你的问题会变得非常具体,非常有质量。
你不会再问“王叔,XX项目怎么做?”
你会问:“王叔,关于XX项目,我研究了市面上A和B两种主流玩法。A的优势是…劣势是… 我现在选择了A玩法,并且已经实操到了第三步,但卡在了流量数据一直上不去这个环节。这是我的账号,这是我的数据,我复盘了三个可能的原因,想听听您的建议。”
你觉得,哪个问题更容易得到高质量的回答?
答案不言而喻。
我们这个时代,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和知识,它们就像空气一样免费。
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,是你获取、筛选、吸收这些信息的能力。
当你遇到任何问题,第一反应是兴奋地打开搜索框,而不是焦虑地打开聊天框时,你就已经走在了95%的人前面。
本文来自公众号:王叔笔记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yYQjOrZ9nhn_Hvhm6rYl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