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刚做内容那两年,写了上百篇文章,阅读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。
那时候我总觉得是自己文笔不行,苦心专研各种写作技巧
后来我才发现,方向全错了。
互联网上做内容,根本不是比谁的文句更优美,而是比谁更懂人性。
我花了一个多月,不干别的,就是把我能找到的、300多个赚钱博主的爆款内容,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拆。
然后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共同点。
无论是几十万粉丝的大V,还是刚起步的小博主,他们所有高转化的内容,都离不开一套底层公式。
钩子 + 价值 + 诱饵。
01、钩子:如何三秒钟抓住用户的眼球
别信什么“内容为王”的鬼话。
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用户的注意力才是王。
你的内容写得再好,用户划过去了,等于零。
用户的时间比金子还贵,你只有三秒钟,要么抓住他,要么永远失去他。
这三秒钟,就是“钩子”的作用。
钩子的本质,就是用一句话,瞬间击穿用户的心理防线,让他产生“这东西跟我有关”的强烈念头。
我总结了三个最有效,也是那些同行用得最多的钩子设计方法。
第一个,叫“颠覆认知”。
直接抛出一个和他过往常识完全相反的观点。
比如一个教人做自媒体的博主,他不说“做自媒体要坚持原创”,这太平淡了。
他会说:我靠“搬运”做自媒体,一个月搞了5万块,普通人别再傻傻做原创了。
这句话瞬间就颠覆了你的认知。
你会想,搬运不是不让吗?他怎么赚到钱的?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?
好奇心一旦被勾起来,他就赢了。
再比如一个卖二手车的,他不说“我的车况精品”,他会说:“打死都不要买XX款的二手车,我作为车商告诉你里面的水有多深。”
他先把自己放到了用户的对立面,帮你“避坑”,信任感瞬间就来了。
第二个,叫“结果前置”。
别铺垫,别绕弯子,开门见山告诉用户,你能给他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。
比如一个教人做PPT的。
平庸的开头是:“大家好,今天我来教大家如何做好一份PPT。”
必死的开头。
高手的开头是:“我用这套PPT模板,给老板汇报,当场就给我涨薪了3000。”
或者:“别再用那些丑到爆的模板了,我花1000块买的这8套动态PPT模板,今天免费送给你。”
直接把“涨薪3000”或者“价值1000的模板”这个结果甩在你脸上。
你关心的不是他怎么做,而是用了他的东西后,你能得到什么。
先用结果诱惑他,他才会有耐心看你的过程。
第三个,叫“精准点名”。
直接喊出你目标用户的名字,或者说出他们内心最痛的那个点。
比如一个做求职辅导的博主,他可以这样开头:
“如果你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,现在还没找到工作,内心特别迷茫,这条视频你一定要看完。”
这句话一出来,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应”届生都会感觉心脏被戳了一下。
他会觉得,你太懂我了,你就是为我拍的这条内容。
再比如一个做本地探店的,他可以这样说:
“在广州月薪5000的朋友们听好了,这家藏在城中村的人均30块的宝藏烧烤,千万别让你老板知道了。”
“广州”、“月薪5000”、“人均30”,每一个标签都在精准地筛选用户。
不是这个圈层的人会自动划走,留下的都是最精准的潜在客户。
这三个钩子,颠覆认知、结果前置、精准点名,你不用都掌握。
根据你的项目,选一个最顺手的,把它练到极致,你的内容打开率至少能翻三倍。
02、诱饵: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行动
如果说“钩子”是把用户拉进你的店里。
那“诱饵”就是临门一脚,让他下单买单。
我看到太多人做内容,前面都很好,有观点有干货,但就是转化率极低。
问题就出在,他没有给用户一个无法拒绝的“诱饵”。
他只是在结尾干巴巴地说一句:“对我们产品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哦。”
这种引导,几乎是无效的。
你要想让用户行动,就必须给他一个“占便宜”的理由。
这个便宜,就是诱饵。
设计诱饵,也有三个核心原则。
第一,诱饵必须是高价值的。
什么叫高价值?
就是这个东西,用户愿意花钱去买,或者在别的地方很难免费得到。
比如你是个健身教练,你的诱饵不能是“想健身的找我”。
而应该是“我整理了一份《大体重燃脂食谱》,包含21天详细的饮食安排,精确到克,私信我“食谱”免费领取。”
这份食谱,具体、可执行,用户一看就知道是有价值的。
再比如,你是个做小红书运营的,你的诱饵可以是“我把小红书官方从不公开的100个热门选题整理成了表格,需要的扣个666。”
这种带有“内部”、“官方”、“机密”字眼的东西,对用户有着天然的吸引力。
第二,诱饵的领取门槛必须极低。
千万不要让用户做复杂的操作,比如让他去关注你的公众号,再回复某个关键词,再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去下载。
每增加一个步骤,你都会流失掉80%的用户。
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他做一个最简单的动作。
评论区扣个数字,或者直接给你发私信。
你甚至可以更进一步,把私信的内容都帮他想好。
“想领取《XX资料》的朋友,直接私信我3个字【我要学】,我一个个发给你。”
用户连思考都省了,只需要复制粘贴,转化率会高得吓人。
第三,诱饵必须和你的产品强相关。
你不能说你是卖英语课的,诱饵送的是PS教程。
这吸引来的流量就不精准,后续转化会非常困难。
你的诱饵,最好是你正式产品的一个“体验版”或者“入门版”。
比如你是卖999的写作课的。
你的诱饵可以是“我总结的100个爆款文章标题公式”,或者“一份价值99元的写作体验课”。
领了你标题公式的人,大概率是对写作感兴趣的。
上了你体验课的人,只要感觉不错,就很有可能成为你的付费学员。
诱饵的作用,不只是为了引流,更是为了筛选出你最精准的客户。
03、从钩子到诱饵,丝滑的转化路径
现在钩子和诱饵你都会设计了。
但最关键的一步,是如何把它们自然地串联起来。
内容的主体部分,就是连接钩子和诱饵的桥梁。
这个桥梁的作用,不是展示你有多牛,而是建立信任,并让用户对你的“诱饵”产生渴望。
具体怎么做?
内容主体部分的核心,就两个字:价值。
但这个价值不是让你把所有干货都掏出来。
你要给用户“是什么”和“为什么”,但要保留一部分“怎么做”。
举个例子。
还是那个做PPT的博主。
他的钩子是:“我用这套PPT模板,给老板汇报,当场就给我涨薪了3000。”
他的内容主体,就不能是枯燥的PPT教学。
他可以讲那个涨薪3000的故事,描述当时老板和同事震惊的表情,渲染这套PPT带来的巨大价值。
他可以展示这套模板里几个最酷炫的页面,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的设计能让老板眼前一亮。
他把你的欲望和好奇心都拉满了。
最后,他再放出诱饵:“这套模板一共有8个系列100多页,因为平台原因发不了。想要完整版的,你悄悄给我发个“升职”,我发给你。”
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用户从被吸引,到被说服,再到主动伸手,都是被你设计好的。
这就是一套完整的高转化内容SOP。
这种对爆款内容的拆解,对同行玩法的分析,我每天都在做。
很多群友觉得一年99,最值的不是每天那篇赚钱干货,而是通过这1600多天的持续拆解,慢慢建立起一种“网感”和洞察力。
不再是看个热闹的,而是能看透一个项目背后的流量路径、转化模型。
这种底层能力的提升,比给你一个随时可能过时的项目,要重要得多。
钩子,用来破冰,解决流量的入口问题。
价值,用来建立信任,筛选精准用户。
诱饵,用来转化,完成私域的临门一脚。
这套公式,不光适用于短视频、文章,甚至你发个朋友圈都用得上。
把它彻底吃透,你的内容转化率,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。
别想太多,先找一个你身边的同行,用我今天讲的这套框架去拆解他一篇爆款内容。
你拆上十篇,就全明白了。
本文来自公众号:王叔笔记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_dLq9e9qBHlbbQKsEvPa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