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好多团队倒闭了

2019 年,王兴说过一句话:“这一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,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。”

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一片欣欣向荣,我觉得他讲的是个锤子。但今天再回过头看,真的有点像是预言,不得不说这些顶级大佬获取的信息和对趋势的判断太过于牛逼。

过去几年我的感知其实并不强烈,但是去年跟今年我能明显感觉到,很多人和很多行业确实在发生一些变化。

我不是那种天天追风口的人,也不是只接触头部极少数的佼佼者。因为我的刚好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是草根创业者,同时刚好也爱写写文章算半个自媒体人,又是一个创业社群的社群主理人。

所以涉及的圈子比较广:自媒体、知识付费、流量、电商、投资……所以我看到的情况更真实,也更具参考性。

1/传统自媒体:苟延残喘

以传统公众号时代为代表的那一批人,基本都不太好。这个不太好是指这个业务线不太好,不是说人不太好。

过去还能靠写写文章、吹点牛赚点小钱的人,现在很大一部分要么停更,要么消失,要么干脆出去旅游躺平,要么就是直接换赛道尝试。

为什么?核心原因只有一个:不赚钱。

现在反而是那些UC体的天下,不用积累粉丝,纯靠标题算法推荐逻辑,反而能获得大量的新流量,无论是导流还是赚广告收益,都还不错。

对于那些传统自媒体来讲,不仅增长没有,而且过去的变现点也在消失,那么投入产出跟过去比是完全不成正比的,那么不继续投入是自然的。

2/知识付费:下滑严重

知识付费圈子今年的下滑特别明显。我们公司也在做知识付费的业务线,这两年我也陆续孵化过一些项目线,所以能有一线的真实体感:

1/有朋友原来是头部玩家,不方便提名字,去年年底直接把整个业务线砍掉,一个人都没留。

2/还有一个做“私董会”的朋友,社群里几百个老板,每个老板都给他付过几万块,前段时间吃饭,今年基本零增长。

3/另外一个短视频累计有三四百万粉丝,早几年原来一个月努努力能做三四百万流水,现在同样的方式只能做二三十万,扣掉成本根本不值得干,上次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出路?

4/去年还活跃的,天天哼哧哼哧发朋友圈晒战绩的,今年少了非常多。

以上都是我身边的真实案例,抛开这些身边的案例,网上也有一堆相似的,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。

一个跨境的头部知识付费社群,先停了一年。无论理由是什么,归根结底都是整个逻辑发生了变化,必须要重新思考。

今年好多团队倒闭了

不是没人学习,而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再为模糊的希望买单了,这还不包括一些更小的圈子,合并的,解散的更多。

今年好多团队倒闭了

其实绝大部分的人是付出了比过去更多的努力,但是能维持都非常不错了。

就是过去的同样努力,换不来同样的回报。

用朋友比高文章内的一句话;“知识付费的本质是认知收割,固有过去的认知已经卷到底了,正确的逻辑有两条路:要么升维认知,要么换群体收割”

3/流量和电商,洗牌也很严重

流量圈子也很难,尤其是靠小红书打粉的公司和团队,今年倒闭的太多了。

1/平台没增量时,监管必然收紧,首先光封号,谈实名就能让大部分人歇菜。

2/同质化竞争严重,成本越来越高,这个时候能不能对接到优质的后端也决定了成败。

3/对抗平台规则的玩法,结局就是归零。 尤其是这种只在一个生意链条下面做的,本身就没有稳定性和积累可言,赚钱的时候非常赚钱,不赚钱的时候也很头疼。

这么多人,这么多设备,封这么多号,没有现金流,后端不稳定,焦虑是必然的。

4/这还不包含大健康和一些擦边类目被一锅端的。

电商圈子也不好过。前几年喊着要干长期主义的大项目,今年不是缩小场地,就是裁掉一半人。

还有一些杂七杂八在不同的赛道赚到过一些钱的,有的团队直接解散了,这些朋友的能力都蛮强的,都是那种能迅速拉起来一个几十上百人的团队,但是今年观望的时间明显比过去长了很多,核心就是投入产出比达不到内心的要求。

刷朋友圈刷到大佬的朋友圈,两位大佬的对话看起来挺搞笑的哈哈,前者是MCN巨头之一。

今年好多团队倒闭了

4/ 很多大佬都亲自下场了

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,越来越多的大佬,亲自都下场了,甭管是做知识付费、自媒体,还是直接带货,过去行情好的时候,他们是不可能入场的。

他们就是普通人眼里的神,比如大导演王晶,搞了个《王晶笑看江湖》,还卖课程,而且卖得并不咋地。

还有我刷到那个的创始人,天天在社交平台上讲区块链、讲趋势。明星们更不用说,现在几乎很多人都做直播带货。

为什么?其实很简单:这些方向虽然赚的不一定多,但门槛低、投入少、还能快速见到现金流。

大佬们的下场,本身就是一个信号。确定性机会减少,大家都在回归低门槛、快见效的路径,尝试新的解决方案。

很多大家过去眼中的“神”,也越来越接近“普通”。

4.1/投资方面我简单聊聊。

1.房产这个我就不说了吧?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子,未来归零我都不觉得奇怪。我自己在县城高点买的房子,降了差不多一半,关键是降一半不一定能卖出去。

人口老龄化,没有什么高工资的机会,年轻人不回去,未来非常清晰了。

2.避险资产明显机会增多,去年买黄金的朋友基本今年都能有50%的收益。

3.区块链和币圈已经从原来的相对小众圈子,慢慢的已经趋于大众,去年到今年BTC也基本有翻倍的涨幅,趋势非常明显了。

国际化、去中心化、AI化是未来。

5/出路与机会

我讲这些只是分享真实的情况,不是传播负能量。

不是没有机会了,而是机会变得更集中、更极端了。二八定律越来越明显,一个领域里的头部吃走 80% 的财富,接下来就是要么更优秀,要么回归平庸。

今年好多团队倒闭了

这句话说的很扎心,但是确实会成为事实。

我身边也有些今年拉了上百人团队的朋友,一直在逆势增长,但是归根结底都在几个方向:

1/垂直细分:泛的大而宽的服务没人要了,精准垂直的需求还有价值,并且有溢价空间。比如以前做自媒体讲讲认知和大道理,不好意思,现在根本没啥人看。

有个朋友之前也是做传统赛道的,后面因为自己身边的资源切入了为一个具体的群体提供具体的服务,今年发展挺不错。

2/刚需确定性:大家只愿意为确定性的需求买单,以及愿意在让自己舒服这件事情买单。

旅游就是个典型,因为大家掏钱的动机很强烈,减压、确定性刚需,越是大环境不好,大家压力越大,压力越大越需要放松。有好几个朋友做旅游赛道今年都拉了大几十人上百人的团队。

3/新兴焦虑:像 AI、出海相关性的信息和机会,目前大家买单的意愿相对强烈,哪怕有点焦虑、带点噱头,至少也能有一两年的红利期,大家都怕被甩下去。

前两天一个朋友来办公室喝茶,说得很有意思:“不是没机会了,而是我们习惯了高速增长,把那当成了常态。但其实,生活的常态本来就是‘慢增长 + 高淘汰’。”

过去改革开放几十年,高速发展的红利让我们觉得赚钱容易。但放在更长的历史维度里,现在的遇到的情况才是常态。

保持平常心,做平常事。

能让自己一直在场上,就不要下牌桌。

人生主线是每天获取2000大卡和温暖栖息地,其余皆为支线。

刚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,发现美团第二季度财报出来了,第二季度营收918.4亿元人民币,预估936.9亿元人民币。

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4.9亿元人民币,预估98.5亿元人民币

重点看预估98.5亿元人民币,实际14.9亿,巨头们也不好过啊。

本文来自公众号:暴走狗哥,经授权后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tGlc_7uvXsokDFQSEDlOA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暴走二狗的头像暴走二狗专栏作者
上一篇 3天前
下一篇 13小时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616945023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
淘客Show 网站微信交流群上线!可添加站长微信:taoke2024 加入! 点击查看